提起台湾专业人才,除了科技新贵外,就是生医人才。但奇怪的是,当半导体产业已为台湾GDP打下半个江山,却迟迟不见生医产业发光发热。
问题出在长期以来,生医领域从“人才”到“产业”断了链。没有一个完整的网络,将人才、资金、技术全数兜拢,也让生医产业成为一盘散沙。
看见这个问题,2011年起,台北医学大学开始推行“转译医学工程”,从深化校园创业风气做起;2020年起,进一步提出“创新型大学”概念,将“建构生医新创生态系”作为学校发展目标。执行至今,促成逾400家企业合作,产学与技转金额超过17亿元,并成功以技术入股,设立18家衍生新创公司,累计实收资本额超过11亿。
有人质疑,北医做的,不就是各大学都有的育成中心?台北医学大学副校长吴介信表示,USR是由学校透过运用自身专业,发掘区域内的问题,拟定解决方案,结合在地力量共同解决。
本文未完本文由:球王直播网 提供